廈府〔2015〕267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我市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提升制造業發展智能化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國發〔2015〕28號)和《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九條措施的通知》(閩政〔2015〕36號),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貫徹實施意見。
一、明確目標與主攻方向
?、灏l展目標
增強智能制造能力,壯大智能制造實力,到2020年智能裝備制造業產值和工業軟件業業務收入有較大幅度提高,形成5家骨干智能裝備企業和若干重點工業軟件企業。大力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到2020年累計實施"機器換工"2000臺(套)以上,重點領域生產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0%,建設10個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
?、嬷鞴シ较?/span>
1.數控一代。推動數字化控制技術在各類裝備上的應用,集成創新一批數控裝備和工業機器人,提升輕工、紡織、電子、機械、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的裝備數控化水平。
2.智能裝備。突破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智能化傳感器及儀器儀表、工業控制系統等智能測控裝置研發制造水平;開發高壓液壓元件及密封件、高速精密軸承、高效高承載傳動件等核心基礎零部件;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設備,建材機械、輸變電電器控制設備等智能化專用設備制造業。
3.機器換工。在機械、電子、輕紡、食品、建筑、建材等勞動強度大、重復性操作多的行業領域組織實施“機器換工”,應用數控技術和智能裝備對傳統生產設施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4.智能服務。提升軟件服務業對智能制造的支撐能力,推動工業控制軟件、信息安全軟件、集成控制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面向智能制造的生產性服務業,為智能制造設施與系統的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和綜合集成等提供服務。
二、推進試點示范
?、鍞U大區域試點。爭創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圍繞智能制造主攻方向開展區域試點,支持企業申報智能制造示范項目。除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外,市級財政每年安排資金支持發展智能制造。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
㈡推進重點行業企業試點示范。開展市級智能制造企業試點示范,突出流程型制造與離散型制造的智能化、智能裝備與產品制造、模式與業態創新、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務等發展方向,優先推薦市級試點示范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專項項目。
責任單位:經信局
三、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
?、逋茝V應用智能技術與裝備。鼓勵企業應用數控技術和智能裝備進行智能化技術改造,選擇一批成長性較好的企業,對其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按設備投資額的5%予以補助,每個項目最高不超過250萬元;對本市省級龍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優勢企業建設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按設備投資額的8%予以補助,每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企業采用行業緊缺、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的關鍵重大智能裝備與系統,按設備購買價格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
㈡支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鼓勵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對通過貫標評定的企業給予獎勵,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對市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擇優按不超過近1年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入的30%予以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
四、發展壯大智能制造產業
?、逡M和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加大"三維"項目對接力度,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智能裝備企業與工業軟件企業。對新引進實際到位資本金達到5000萬元以上,位居智能制造整機裝備、核心功能部件、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國內行業前五強、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給予扶持,依據產業水平和貢獻程度,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符合總部企業規定的,可享受總部經濟政策。對引進全球前五強的,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對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產值首次超過2億元、4億元、10億元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成功并購海外或市外科技型企業的我市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分別按核定后并購金額的10%、5%給予補助,單項補助金額封頂1000萬元。支持企業投資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成套裝備,按建設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額10%給予補助,單項補助金額封頂10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
㈡建設智能裝備專業園區。依托集美機械工業園等現有工業園區,建設智能裝備專業園區。優先支持新增用地用林指標用于智能裝備園區項目建設,項目用地由市里統籌保障。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國土房產局、市政園林局
?、缣嵘悄苤圃煅邪l創新能力。加大力度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獲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本市企業,一次性獎勵500萬元,同一家單位的研發機構不重復資助。支持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等各類開展智能制造科技研發機構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或分中心,對產業發展貢獻大、且設立獨立法人機構的,可按新增研發設備等實際投入額的30%予以補助,補助金額封頂2000萬元;對于在廈新設立但未引進產業化項目的研發機構,在經確認取得《廈門市科技研究開發機構證書》的,可按新增研發設備等實際投入額的30%予以補助,補助金額封頂10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發改委、科技局
?、鑼嵤┲悄苤圃鞓藴逝c品牌戰略。支持智能裝備企業創立自主品牌和并購品牌,對并購國內外高端品牌的,按合并后并購金額的10%給予補助,單項補助金額封頂1000萬元。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對主導制訂智能制造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分別給予每項不高于50萬元、30萬元和20萬元的獎勵,所需資金從市標準化專項資金中安排。
責任單位:經信局、質監局
五、支持市場開拓
㈠支持智能制造企業開拓市場。鼓勵我市企業采購本省生產的智能裝備改造生產線,對購買10臺(套)以內、11~50臺(套)、51~100臺(套)的,分別按每臺(套)采購發票總價(不含稅)的20%、15%、10%予以補貼;單個企業補助金額封頂500萬元。支持規模以上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參與非本市項目招標,對中標項目且單個合同金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額的5%給予獎勵;對智能裝備制造龍頭企業通過專業分工、服務外包、訂單生產等形式配套采購我市中小企業產品,年新增本市配套采購額1000萬元以上的,按新增采購金額的5%給予獎勵。以上單個項目獎勵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單家企業年度獎勵金額不超過800萬元。對涉及安全管理或重大項目的工控系統,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本市企業生產的傳感器、智能化儀器儀表等。對本市裝備企業參加境內外知名專業展會的,按有關規定予以補助。
責任單位:經信局、商務局
?、嬷С种悄苤圃焓着_(套)與首購突破。支持本市企業研發首臺(套)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和開發先進工業控制軟件系統,對屬于國內首臺(套)的智能制造裝備和首購的先進工業軟件系統,按不超過銷售價格的60%給予補助,對屬于省內首臺(套)的智能制造裝備或首購的工業軟件系統,按不超過銷售價格的30%給予補助,單項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自主投保首臺(套)設備保險,鼓勵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綜合保險業務,對企業生產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裝備產品,投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險并獲得國家實際投保年度保費80%補貼的,再給予實際年度保費20%的補貼;對符合省內首臺(套)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的制造業投保企業給予實際投保年度保費50%的補貼。
責任單位:經信局
六、加強服務創新
?、灏l展智能制造服務業。鼓勵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向咨詢設計、工程施工、設備租賃等服務型經營轉變,成為智能制造工程總承包服務商。對年服務營業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且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首次超過20%的本市裝備制造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
?、嬷С种悄苤圃旃I設計。支持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建設,對經認定的國家、省和市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工業設計機構與工業企業的外包設計項目,對設計項目在本市實現產業化、且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額的30%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金額封頂20萬元;支持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面向我市工業設計機構提供工業設計成果展示、交易和工業設計孵化的,按設備和軟件投入的30%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金額封頂200萬元;鼓勵國內外知名工業設計機構落戶我市,按實際到位注冊資金的3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封頂100萬元。
責任單位:經信局
七、加強融資租賃服務
㈠支持發展智能裝備融資租賃業務。鼓勵企業和個人發起設立智能裝備融資租賃企業,鼓勵各類融資租賃企業對"機器換工"、"數控一代"等智能裝備設施以及智能裝備制造、裝備技術應用等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業務,支持智能裝備融資租賃企業發行債券、上市融資。
責任單位:金融辦、經信局、人行廈門中心支行、廈門銀監局
?、娲龠M融資租賃收益權資產交易。在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設立融資租賃資產交易平臺,為智能裝備融資租賃資產收益權交易流轉提供服務。鼓勵智能裝備融資租賃企業通過各類交易平臺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對承租企業將土地和房產抵押給融資租賃企業的,支持給予辦理抵押登記手續。
責任單位:金融辦、財政局、經信局、國土房產局
㈢加大智能裝備融資租賃支持力度。對承租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智能裝備實施技術改造的,視同采購設備享受相關政策;本地企業通過融資租賃引進智能裝備的,對承租企業按租賃標的物總額的2%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家企業補助額封頂100萬元(已享受技改資金補助的不重復享受)。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抵押物不足的智能裝備承租企業予以支持。加強融資租賃行業的稅務輔導,做好售后回租業務征稅、增值稅抵扣等政策宣傳。
責任單位:金融辦、經信局、國土房產局、國稅局、地稅局
八、擴大信貸與直接融資
㈠適當傾斜信貸規模。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智能裝備企業給予信貸傾斜,支持地方性銀行機構設立智能裝備專項貸款,并有針對性地創新智能裝備金融產品。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智能裝備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允許適當放大擔保倍數,并按年度擔保額的1%予以補助,補助資金從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責任單位:金融辦、經信局、財政局、人行廈門中心支行、廈門銀監局、各區政府
㈡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智能裝備企業到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對上市企業給予適當補助。鼓勵成長性智能裝備企業在“新三板”和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對掛牌交易企業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統籌全市智能裝備企業到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集合票據、增信集合債券及私募債等。市財政每年對發行集合債的智能裝備企業,按不高于發債金額的2%給予貼息。
責任單位:金融辦、經信局、財政局、人行廈門中心支行、廈門證監局
九、加大財稅支持
?、迓鋵嵷敹愓摺B鋵嵑霉潭ㄙY產加速折舊、設備投資按比例抵免稅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等政策。智能裝備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而計入當期損益的,允許再按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按照實際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抵扣;對以上加計扣除(攤銷)的,再按企業實際加計扣除(攤銷)的25%予以獎勵。
責任單位:經信局、財政局、科技局、國稅局、地稅局
㈡加大產業股權投資支持。充分發揮市產業引導基金杠桿效應,支持發起設立智能裝備產業股權投資子基金,并優先投向智能裝備產業項目。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智能裝備產業,引導各類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并購基金、夾層基金等投向我市智能裝備企業。
責任單位:金融辦、財政局、發改委
十、強化人才支撐
?、寮涌炀o缺人才培養。實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計劃,制定扶持措施,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展智能制造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培養一批緊缺的跨學科、復合型、高學歷人才和具有實際技術操作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支持智能制造企業設立培訓機構,或與科研院所(校)合作建立教育(實習實訓)基地,接受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師生頂崗實習和實訓,開展職工在崗、轉崗技能培訓。對智能制造院校教育平臺或實訓基地、企業培訓平臺,按有關規定給予補助或獎勵。
責任單位:教育局、人社局、財政局、發改委、經信局
㈡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將高層次智能制造人才(團隊)納入市人才工作重點,鼓勵智能制造人才(團隊)參評“海納百川”人才計劃。對列入“海納百川”人才計劃的智能制造人才,可按有關規定享受優惠政策,對新引進國內外知名的智能制造總部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可按有關規定享受總部經濟人才激勵政策。
責任單位:人才辦、人社局、財政局、經信局
以上措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市經信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